早在李登辉执政时期,国民党就忽略人才建设,缺乏一套完善的人才培养与流动机制,中南部政治人才主要来自地方派系接班梯队;而党内长期形成的“论资排辈”大老政党文化更是不利于中南部人才的开放竞争与新陈代谢。2008年国民党重新上台后未能很好地利用执政资源优势培育新人,既未构建起积极向上的人才塑造机制,也未不拘一格拔擢新人加以历练、夯实基层实力,最终导致中南部基层人才匮乏,士气不振,纪律散漫,上下沟通不畅,“无力”气氛蔓延,以至于在2009年以来的县市长、五都及“立委”补选等多次选举中出现怯战、拒战情况,屡陷“临时拉夫”的窘境。对此,马英九曾在3月初高雄、台南“立委”补选失利后坦言,南部人才难觅,亟需构建灵活、畅通的人才经营渠道。从这个角度看,国民党近期大力招募党工、“猎头”选将,无疑是想通过注入新血来缓解中南部的“人才荒”,尤其招募服务南部的党工,就是为充实南部基层组织力量;并借以崭新的识人用人机制、党风党气提振中南部整体士气,增强蓝营2012年“大选”的实力、战力。
二是修复弥合与中南部基层关系,打牢地方桩脚
为改变民众对国民党选举惯于搞“黑金政治”的负面形象,马英九成为党主席后着手大力进行党务党风改革,尤其2009年以来,为端正选风、提振党气,以“马金体制”改革与地方派系果断切割,大量裁减基层党工,削弱组织性动员,出售党产,紧缩资源下放。但改革手法过于粗糙,方式过于单一,未能充分考虑地域政治生态差别,规划、调整效力与灵活性不足,急促的“一刀切”引发地方传统派系反弹与党的基层支持者不满。特别是,那些已经习惯了张口要资源、要利益的地方派系在改革过程中阳奉阴违,转向、疏离、分裂现象频发,有地方派系甚至扬言“2012年不抬轿”,加上基层党工因利益受损整体消极,蓝营中南部基层实力屡现“虚脱”。
为此,国民党想通过人事调整以及人才布局来修复与中南部地方派系的关系,提振基层士气。具体来说,徐中雄既是红派大老又具马系色彩,邀请徐意在弥平五都选举中胡志强与地方派系的裂痕,为2012年“决战中台湾”走出一步战略棋。廖了以、伍锦霖等熟悉地方生态,且与南部基层互动良好,从而能畅通高层与中南部沟通渠道,廖回归“府院党五人小组”,更是为高层直接掌握中南部选情铺平管道。简言之,国民党意在通过这样一个与中南部基层互动良好且善于协调、身段柔软的“本土组合”修复、弥平与地方派系及南部民代关系,并通过积极经营正面派系以主动强化组织动员,提升蓝营实力与影响力,重新打牢中南部桩脚。
三是唤回中南部民众信任,稳住南部票源
2000年与2004年两届“大选”,从陈水扁获胜得票结构看,中南部的选票优势是其胜出的关键因素,尤其2004年,陈水扁政绩不彰而又暴露贪腐迹象,但中南部民众“肚子扁扁,也选阿扁”的情结仍旧发酵,让扁最终以微弱优势胜出。2008年马英九大胜,固然北部战绩突出是原因之一,但南部选票大幅成长更是不争事实,马甚至在高雄市、台南市的选票超过民进党,而整个南部选票也逼近民进党,成为马大胜关键。但国民党2008年重返执政后,马当局政绩由于种种原因在台中南地区并未得到民众有效了解、认同与支持,中南部选民对国民党的信任明显降低,进而丧失投票热情。2009年县市长“三合一”选举、“立委”补选,尤其是2010年底五都选举后,国民党较2008年“大选”时已在南部流失百万选票。尽管地方选举与“大选”不同,政党得票数受到投票率高低、候选人条件差异、阵营分裂等因素而消长,但若国民党“在中南部屡吃败仗、大幅流失选票”的颓势持续蔓延,势必严重冲击国民党2012年选情。尤其岛内多家民调显示,2012年“大选”马英九与蔡英文选情呈五五波,而国民党占绝对优势的北部也已然趋向蓝绿差距缩小态势。在这种情况下,马及国民党大动作经营中南部,就是力求通过展现重视中南部的决心而向当地基层民众交心,进而改善、优化后者对当局的不良观感,重新赢得中南选民支持,达到稳住票源甚至与民进党抢争中南部选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