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到顶 富不足
故乡六十年沧桑巨变
民革咸阳市委员会机关支部 方长科
我的故乡,陕西省武功县普集镇董家村下高庄和共和国一道。六十年风雨走来她曾经是一穷二白,民不聊生,苦不堪言,长期浸泡在艰难和困苦之中。能够饱饱的吃一顿稀玉米榛子饭,都是那个年代人们最大的心愿,真是穷到极点了。而如今,啥好吃啥,啥好穿啥,有了摩托想汽车,有了电视想电脑,有了手机还想坐飞机,盖了楼房还要讲究装。挂在老人们口边上的话是:我要把社会的幸福多享几年。真是穷有尽头,富无止境。
我们还是从头回顾一下这六十年的巨大变迁吧!
1949年前后:终于有日子过了
那时我村三十二户九十几口人,三百三十几亩地,地里不打粮,全靠天吃饭,家家户户不够吃,秋接不上夏,夏接不上秋,吃了上顿没下顿,兄弟姊妹没衣穿,起来早的抢着穿,十有八九没鞋穿,吃不上穿不上,艰难困苦盼天亮。拉长工的,打短工的,当壮丁的,要饭的,当土匪的,几乎占到了农户的80%以上。1952年,全村成立了十个互助组,基本上是穷帮穷,但是人们对新的生活有了盼头,原来在外边拉长工打短工的,拉丁当兵的,要饭的,当土匪的都回到了自己的家,烧毁了地主的地契,分到了地主的田地,开始真正有日子过了。
1959年前后:饿着肚子建设社会主义
先建初级社后建人民公社,尽管群众生活依旧艰苦,依旧是老牛烂车疙瘩绳,菜油灯,煤油灯,独轮车,土坯房,但是却有着大干社会主义的精神风貌。大跃进,大困难,吃食堂,把人饿扎了,地里本来打得少,还要交公家,公家也困难,南瓜、野菜、树叶树皮、甚至于玉米芯砸碎了也吃,有的村民得了浮肿病,村民北山背粮南山背粮,有位老人说他的一条裤子硬是换了一斗麦子,一条围巾换了三升玉米,一个烟锅换了三升核桃,用布和布票等东西到韩城泾阳三原换粮、糊口是那个年月人们的第一需要。还要大炼钢铁,超英赶美,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家里的大锅小锅被砸了都要炼钢铁,吃食堂,“大锅饭”一词就诞生在那个年代。那时的妇女们被饿得全国性流动,我们村就有不少来自甘肃、四川、河南、安徽的女人。我的母亲就是在三年困难时期从甘肃武山下来的,母亲家本是大地主,外祖父曾是国民党武山县党部书记,被逼自尽后在北京上学的大舅父也不得不退学回家,那个时期的财东家不得不夹着尾巴做人,时常被大小会斗争、挂牌游街,贫苦农民确是扬眉吐气了,贫农出身的父亲在队里一直当队长、大队长,一当就是二十年。
1969年前后:人口急剧增长 运动接二连三
人们基本不挨饿了,公社成立了建筑队,挣工分,多劳多得,人劳各半,村里通了电,装上了高音喇叭(群众叫洋戏匣子),生产队帮助社员建了不少房,但都是土筑墙,木结构,难以抵挡淋雨的冲刷。这一时期,村里的人口翻了一番多,姐姐、哥哥、我、妹妹都是这一时期出生的,一家有三四个孩子很普遍,七八个九十个孩子的家庭也有,所有的孩子都上学了,村里建起了小学,扫盲运动掀起,大人们白天生产队上工,晚上上夜校扫盲。能看一场电影是孩子们最大的心愿,人们十里八里跑着看电影,新编的样板戏最流行,孩子们玩的游戏大多是“抓特务”。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始,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村里的古庙被拆除了,所有的封建迷信思想一扫而光。一切以阶级斗争为主,政治挂帅,唯成分论,抓革命,促生产,斗争地主,生产劳动离不了红旗,红小兵,红卫兵是那个年代的主角,大会小会都是红旗一片。我出生于一九六七年三月,按照大人们的说法,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我虽未目睹文化大革命的轰轰烈烈,却对批林批孔、反击右倾翻案风记忆犹新,还有割资本主义尾巴,市管会到处撵人,记得我八岁的时候,父亲领着我,背了一背篓辣子到普集站卖,市管会把我们从站东头撵到站西头,又由站西头撵到站东头,还是踏坏了背篓,没收了辣子,我和父亲在市管会蹲了一天,回家的路上,父亲让我记下那个姓张的,长大报仇。那时教育要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我在小学1-4年级时,经常在老师的带领下,割草、采药、拾麦子、拾棉花,全是义务劳动。到了五年级时,“四人帮”打倒了,教育战线拨乱反正,老师端着油灯、蜡烛每天晚上给我们补文化课,那时我才开始真正学拼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