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那个可怕的年代已经再不会发生了,但现在仍有许多人,睡在半夜从恶梦中惊醒,梦见了那个可怕的情景又出现在眼前:人们又在排队抢购东西,又在抢拔苦菜,又在批判会上被批判,又坐在大卡车上往回返……怕不到东西、怕拔不上苦菜、怕批斗、怕迁返回家、怕……怕醒了,出一身冷汗,原来是梦。
尽管六、七十年代,人们过着那样艰难痛苦的生活,但政府从来没有公开承认有失败的地方、有错误的地方或有过失、不足的地方。即使在三年大饥荒饿死几千万人,但还是“九个指头与一个指头的关系”,谁也不敢提“饿死”二字,否则会坐牢、杀头。只有在1976年打倒“四人帮”后才说上一句真话,在《人民日报》上公开承认:国民经济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只有这一次。
1976年过春节前,时任主席的华国锋同志公开向全国人民讲,要保证今年过大年时,每人都能分到1斤白面包饺子吃。今天看来,这才叫真正的国耻!搞了快三十年,搞成这个样子,怎能有脸面对世人!
以上就是改革开放三十年前陕北人的民生。
官迫民反,如不是1978年,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则很可能发生:陕北将又要出现一个李闯王,因为人们的生活已再不能过下去了,走投无路,要生活,只得造反、起义,即使被打死,总比饿死强,“两害相权取其轻”,说不定还能落个英雄或烈士,为什么说“全会”具有重大历史意义,我想就是这个道理。
有对比,才能有比较,要说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变化,一定要与改革开放前作比较,要有一个参照物,特别是80后出生的孩子,只知道现在,不知道原来,你说的天花乱坠,他就是觉不到有变化。
改革开放三十年,陕北人民实行包产到户,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农民首先得到实惠,从1980年开始,陕北农民基本不吃糠、野菜了。有了自己的地种、有粮吃了,日子过得热火了,谁也不出去外流了。经营自己的安乐窝,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九十年代初,家家户户都券石窑,你券五孔,他就券七孔,清水抱厦砖大门,一家比一家修得阔气。随着社会发展进步,陕北人的需求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基本生存条件、能吃饱肚子、能住上新窑、能穿新衣服,而是追求生活质量,生命质量,精神生活。他们认识到,祖祖辈辈在山疙瘩上,黄土堆里刨不出什么名堂,就纷纷弃农经商、打工,供孩子在名牌学校上高中、上大学,不让下一代再步他们祖上务农的行道,青壮年都进城,现在农村有一些老婆老汉照看枣树、种点水地。特别是进入2000年来,由于地下煤、气、油、盐资源的开发,陕北面貌突飞猛进,榆林成了中国的科威特,外地人都来榆林淘金,有好多人经营房地产、经营煤矿暴富,成了十亿万二十亿万富翁。榆林人有钱了啦!榆林人富啦!奔驰、林肯、宝马车随处可见。成群结队的人到西安、北京、青岛、威海等风景名胜处买豪宅,买别墅;每逢节假日大批旅游团、队出国考察、参观。在国内各大名胜之地游山玩水,休闲度假。陕北人从食难果腹到解决温饱,定、靖、神、府好些农村进入了小康。每年大年不再吃顿饺子,而是全家到大酒店吃年夜饭,旁边有名歌手或乐器伴奏、艺人表演。
现在陕北的农村都已通油路、通电话、通电、通电视,每家院子里都有抽水机或自来水,家用电器基本城里有的农村都有。
现在农民种地不但不纳农业税, 反而每种一亩地给补贴四、五十元钱,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是从古到今没有的事;陕北的农民不吃糠,陕北的干部不吃杂粮,这在陕北也是从来没有的事;因为过去陕北就产五谷杂粮为主。这么大的国家,全民享受合疗、医保,全民实行九年制免费义务教育,在中国也是从来没有的。
改革前三十年,中国有七亿人,人民缺吃少穿,遇到灾荒到处逃荒要饭,1974—1975年陕北发生旱灾,佳县二十一万人就有七、八万跑出去要饭,而2001、2002、2003年三年连续时旱灾,人民都衣食无忧,安居乐业;改革开放前三十年中国人口七亿,现在已达到十三、四亿,人口增加了一倍,人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提高了甚至几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