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玲莉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在这三十年中,我国的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在这三十年中,渭南的城市建设也得到了繁荣发展,它见证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成果,见证了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进程。
30年来,从国家来说,各个方面的发展速度可以用“迅猛”两字来形容:经济保持了近10%的年增长率;国家GDP总量由1978年的3600多亿元增至2007年的246619亿元;国家财政收入从1978年的1000多亿元激增到2007年的51304.03亿元;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了近100倍;城乡居民储蓄增长了700多倍。改革开放使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民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全国总体上进入了小康社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不断完善;城市建设突飞猛进,日新月异;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国际地位显著提高,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和赞赏。
30年来,从渭南来说,从一个县级小城发展成国家的一个地级市,可以说是历经了30年的苍桑变化,走过了30年的波澜历程,谱写了许多的可歌可泣事迹。从封闭步入开放,从落后迈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渭南人民的精神面貌、渭南城区的建设发展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80年以前,渭南由于受三门峡水库兴建及水库回水淹没的影响,几乎没有什么工业建设项目,工业基础以及城市基础建设都比较薄弱。当时的渭南县除过国、省直属企业只有4个工厂。全渭南县有33万人,县城仅有3万人,县城面积仅为4平方公里。“一座桥、一条路、三盏灯、一辆汽车跑全城”。这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渭南流传的一个顺口溜,那就是当时渭南县城的真实写照。一座桥就是老城西边沋河上架设一座石桥,石桥没有名字,渭南人都叫它小桥。一条路就是老城街道向西到民主路“五路口”修的一条比较宽阔的马路,这条街道以后人们叫它一马路(也就是现在的东风街)。三盏灯指的是马路上仅有的三盏路灯。一辆汽车跑全城指的是全渭南城只有一辆公共汽车。当时,地处作为三门峡水库淹没区的渭南,不准建三层以上楼房,渭南县最高的建筑物就是上世纪50年代建的三层高的航运办公大楼,航运楼按照当时三门峡库区规划和开发库区航运事业的设想,是航运的指挥中心。
从1956年至1960年,因泥沙堆积,黄河、渭河、洛河河床抬高,塌岸严重威胁两岸居民的安全,共迁移民287292人。移民安置在很长时期内成为渭南各级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那时,渭南就是一个“移民城”。那时候渭南是我省主要的农业生产基地,棉花、粮食产量一直处于全省首位。棉花种植面积已达到33万亩,人均一亩。但是农业种植比较单一,只种植棉花、小麦、玉米。人民基本解决温饱问题,人民最关心的是每年能风调雨顺,好在来年有个好收成。工业方面,那时候,每个县只有一辆小车,主要交通工具就是自行车,县领导上班、下乡都是骑自行车,下乡时没有自行车的干部就去借。电话也很少。通讯主要依靠写信、发电报。
改革开放后,渭南工业迎来了春天,随着渭南纺织厂、针织厂、漂染厂、热电厂、化工厂等企业的建成,渭南的工业开始发展。进入新世纪后,渭南更是坚持产业兴市、工业强市,一些符合渭南地域特点的产业得到长足发展,逐步形成了以骨干企业和重大项目为支撑的能源、化工、冶金、机械、食品、建材等工业体系。
渭南的交通在近几年也有了长足的发展,西潼高速和西禹高速都从渭南经过,郑西客运专线 跨越渭河的特大桥梁,总长79.5公里,桥上将建世界上第一座高架桥客运车站——新渭南站,这些工程的完成将是渭南成为关中东部最大的交通枢纽。市内也已经有东风街、朝阳路、人民路等130多条街(路),全市只有一条路的历史已经远去。
现今,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从原来单一的只种植棉花、小麦、玉米到现在苹果、芦笋、黄花菜等经济作物齐上阵,形成果、菜、畜、林等特色产业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人民生活水平一年比一年好。渭南的城市建设也掀开新的一页,渭南沋河公园、渭南高新区、渭北工业园区的建设以及创建省级卫生城市的成功,更是说明渭南的面貌每年都在发生着变化,并且越变越快,越变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