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的最大问题,就是衣、食、住、行四件事。正如恩格斯所说,“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8]孙中山在《民生主义·第三、四讲》中专就吃饭和穿衣问题,做了极为细致的科学分析。
“民生主义的第一个问题,便是吃饭问题。古人说: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可见吃饭问题是很重要的。”用德国在欧战中的失败,是因粮食无法解决吃饭问题所致为例说明吃饭的重要性。人们吃的材料,不外乎风、水、动、植。植物主要是粮食,粮食生产除土地问题外,孙中山讲了机器、肥料、种子、除害、制造(粮食加工)、运送、防灾等7个方面的问题。思考细腻,论证严密。
同样,在论证穿衣问题,也充分地讲了与之有关系材料是丝、麻、棉、毛四种物质。从生产到装饰,从古到今,从国外到国内,亦做了科学论证,而让人心悦诚服。
(三)心理建设是建国方略之核心
中国乃文明之古国,然何以自清末,已衰落之于其他民族之后,而受人欺凌。国家积弱积贫,其根本原因盖出于国人之心理、志向、毅力。故孙中山先生极度重视心理建设,并将其贯穿于他的著作及活动之始终。
在《心理建设》之序言中讲:“夫国者人之积也,人者心之器也,而国事者一人群心理之现象也。是故政治之隆污,系乎人心之振靡。吾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吾心信其不可行,则反掌折枝之易,亦无收效之期也。心之为用大矣哉!夫心也者,万事之本源也。”[9]他把心理之作用,提到行为成败之高度予以关注。且以吃饭、用钱、作文三事为证专述。进而又以建屋、造船、筑城、开河、电学、化学、进化七事为证,再行论说,用现实中的具体事物之行易,驳斥、批判了“知之非艰,行之惟艰”之谬论,阐发了自己“行易知难”之“孙文学说”。
总结了十证之后,孙中山又接着提出“能知必能行,不知亦能行”,鼓励革命党人树立“有志竟成”的坚定信念,完成国民革命之大计。
根据民国建立之后党员的心理和人格的实际状况及当时的形势,孙中山先生又强调了几个重要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办法。
(1)国民党员不可存心做官发财。1923年10月15日,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恳亲大会上演说时,提出党员要立志做大事,不要想做大官。分析了民国建立后一些党员的思想状况,批评了认为推翻清政府,即是革命成功,只有做大官便心满意足的庸俗观点。先生早在1902年,就明确讲过“夫事功在百世,而权位不过一时”之类的话。 1923年1月16日,《批杨鹤龄》中曰:“真革命党,志在国家,必不屑于升官发财”。仅此一年,就曾多次讲了“为党员者须一意办党,不可贪图做官。”劝告“诸君立志要做大事,不可要做大官”,真是语重心长。他教导人们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先生毕其一生的革命实践,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2)要造就高尚的人格。推翻了封建的清朝统治,建立一个真正的民主共和的国家,就必须要依靠胸有大志、心怀民族和国家利益,敢于牺牲,不畏困难,为民众服务的人才队伍。“党内的人格太不齐,令外人看不起,所以外人不愿进入,帮助本党奋斗。”……严正地指出“我们要人类进步,是在造就高尚的人格。要人类有高尚人格,就在减少兽性,增多人性。没有兽性,自然不至于作恶。完全是人性,自然道德高尚。”[10]要求吾党同志心存竞争之义,不怕失败,克服悲观思想,“要有牺牲之决心,互助之精神”,倡仁义、互助、团结、博爱。以“救世、救人、救国”为宗旨,奋争不懈。以至于临终时还留遗言于后世:“余致力于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