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的“五一口号”全面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关于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重大方针、政策,代表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其中第五条郑重宣布和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5月5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李济深主席领衔发表通电,响应中共中央“五一口号”,拥护召开新政协。
肝胆相照,构建中华民族和谐社会
积极响应中共中央“五一口号”是民革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是民革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是民革继承和发扬孙中山先生爱国、革命、不断进步精神的显著体现,从此民革及其他民主党派跟中国共产党紧密地团结在一起,风雨同舟,继往开来。
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样的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这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高瞻远瞩、与时俱进的先进性,也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民主党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基础,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的八个民主党派是和谐社会中跳动着的音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结晶、文化的认同。党派要增强接受执政党领导的意识,同时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中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推动这项事业的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是中国面临国内外经济政治形势变化,全球化、信息化的推进和国内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作出的果断决策,也是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目标是要成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但建设和谐社会的道路“任重而道远”。
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重要内容,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初期和改革发展中,发挥了凝聚人心、团结各方面力量的重要作用。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时期,民革组织作为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主要参与者,担负着为中国共产党分难解忧、建言献策,共同为和谐社会建设服务的重要责任。为此,民革组织必须全力以赴,有所作为。
民革组织不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旁观者”,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何鲁丽在第三届中国公民道德论坛上的书面讲话中提出“在要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要在全社会达成一个广泛认同的健康向上的道德规范和价值理念,从而调动各界人士在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下,精诚合作,戮力同心。”作为重要的参与者,多党合作、民主协商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重要体现,也是宪法的基本内容之一,民革组织要以此为中心,坚持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不断推进执政党与民主党派之间的合作与和谐,更好地发挥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保驾护航。同时,为了推进法治进程,民革组织要集思广益,为立法建设出谋划策,积极参与完善对司法机构的民主监督,并协助政府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推动社会用法律手段维护社会成员的合法权益、维护正义公平。
和谐社会讲的是社会协调良性发展,关注的重点是兼顾不同社会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和谐,归结起来就是“以人为本”。民革组织和党员要充分关注民生、了解民情、集中民智、反映民意,要把工作的重心放在寻找和解决人民内部不和谐的地方,关注社会贫富差距、弱势群体等问题,此外,为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民革组织和党员也要关注自然、环境保护等问题。民革组织和党员应不断领会和把握新形势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和规律,明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的任务和途径,积极探索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的方式和方法,努力提高民主党派建设和谐社会的本领和能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