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内外的四季
民革西安市委员会碑林区工委 闫荣
又值金秋送爽的季节,又是硕果累累的时光,我伫立在校园里,从教室传出朗朗读书声。幡然回味,唤起深藏在童年记忆中我所体验过的美好的触动……
一、七十年代
七十年代中期,少年的我步入小学校门,每个教室的墙上几乎都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和毛主席像。那时,国家还很贫穷,条件艰苦。那个年代冬季比现在冷,冬季最难熬,教室里基本没有什么取暖设备,许多门窗变型开裂关不严,玻璃碎了,我们就用报纸糊上。孩子们感受着从门缝、窗户缝透进的彻骨寒风,手脚被冻得红肿发紫,手上长出又痛又痒的冻疮是冬季里的普遍现象。
不过,当年的学校生活也着实迷人。那时放学早,作业少,放学后的时间是让人终生留恋的。比如,在家属院里与同伴们玩砸沙包,跳皮筋,如果养蚕的话找不到桑叶就会拿竹竿勾打榆树叶,甚至爬树摘榆叶来代替桑叶。夏季,是最美好的季节,天黑后,大大小小的孩子会打着手电筒到草丛里抓蚂蚱,在砖头堆里逮蛐蛐,在树上找知了壳,或者玩捉迷藏。邻里们在院里铺上凉席,躺在上面仰望洁净的夜空,星星又多又亮,好似伸手可及。
那个年代,学校教材简单,强调政治挂帅,强调教育要与工农、与劳动结合,几乎每个周三下午,我们都会到校办工厂里劳动。一般情况下,任务是为工厂“撕线头”,就是将一个个纯棉的下脚料针织布条撕成一个个线堆堆,这是当时教育的特色之一。
时间是事物的载体,那特殊的年代,是我们祖国最艰难最动荡的时期,也造就了我们面对困难的坚韧和乐观。
二、八十年代
八十年代,在改革大潮的推动中,时代铺展开了崭新的篇章,我先后步入了中学、大学。
七七年恢复高考,使得大学生成为人人向往的天之骄子,孩子考大学就成为每个家庭的头等大事,每个人都感到这种氛围带来的与以前迥异的压力。八十年代早期参考书极少,我的老师要在“蜡板”上手写复习资料,再油印发给我们,于是,手常常会粘“黑油墨“的光。自然,能获得油墨芳香是那个年代的幸福。
那时的教学安排注重知识体系,教材重视知识逻辑照应,学风刻苦又扎实。我在课堂上读到历史的变迁,由黑白渐渐变成彩色,模糊的轮廓一点点清晰起来,在学习中了解中华大地的浴血再生和蹒跚成长,知道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多党合作,中国人民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
教育在这个年代越来越受到重视,教学条件得以改善。教室门窗桌椅被修缮,黑板由粗糙的水泥换成了黑铁皮,配备了火炉,冬季教室里已不再那么冰冷;同时,教室的布置也丰富起来,多了许多中外学者的肖像和他们的名言,比如鲁迅、郭沫若、居里夫人、雨果、普希金等。
此时的改革开放,让我通过广播电视向外面的世界望去,面对陌生的西方文化,面对日新月异的现实社会,我常感到疑惑和迷茫。
三、九十年代
九十年代,我成为了一名中学教师,亲历了教育大发展的关键时期。
平实简陋的校园拆除了平房,盖起了教学楼、实验楼、办公楼,桌椅板凳焕然一新,郁郁葱葱的绿化增添了几多生气。陆陆续续,许多学校加设了暖气,教室的窗户也换成了推拉式的铝合金,将冬季的寒冷挡在窗外。不同于七十年代,要在校园里找到一个手生冻疮的孩子就不容易了。
教学手段现代化是重要的一项变化。电化教学首先让电视进了课堂;紧接着,电脑辅助教学快速推动了教学现代化,电教室的电脑换了一代又一代,从多人一台电脑到人手一台电脑,课程中多了一门信息课,成为学生们了解世界的窗口,使人目不暇接。